種類 產業新訊 發布日期 2018/1/15 上午 12:00
標題 資誠:工業4.0目的在價值創新(工商時報綜合報導)
內容

 

資誠:工業4.0目的在價值創新

 

工業大數據、人工智慧、智慧製造等新概念、新技術如何創造產業新價值?逢甲大學跨領域設計學院及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特聘講座教授李傑12日應邀出席在台中舉辦的「製造業趨勢論壇」時表示,企業不要為了智慧製造而做智慧製造,而應從價值面來衡量。他進一步說明,企業應從「速度」與「差異化」進行變革,這兩項因素才是創造價值的重要策略。

 

速度與差異化是關鍵

價值來自未被看見象限

李傑解釋,如何從「好想法」直接創造「價值」,這就需要速度,他以過去新技術從發表到進入市場至少需要二年以上,在數位化時代,掌握「速度」就要從理念直接進入市場。至於「差異化」,即是在看不見地方進行價值創新,企業的競爭要跳脫原有的象限,而進入另一個未被看見的象限。

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逢甲大學於12日共同主辦「製造業趨勢論壇─數位化時代的新成長地圖」,邀請智慧製造應用專家李傑教授、資誠工業4.0團隊、數位智慧服務推動聯盟會長王定愷,以及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副執行長葉哲良、高聖精密機電執行長吳迎帆出席演講、與談。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智慧製造產業召集人楊明經說明,全球製造業板塊移動,新興製造國家興起,亞洲國家在全球市場競爭日益激烈。德美日等先進國家則陸續提出國家級政策,透過將ICT及先進製造技術融入現有製造體系、推動智慧製造應用及發展來提振國家製造業競爭力,因此,希望借重研討會舉辦,在產業面臨數位化或數位智慧製造浪潮下,能夠尋求解決答案以迎接下一次重要挑戰。

以客戶為中心創造解方

逢甲大學校長李秉乾也出席致詞時表示,新時代來臨是轉機也是危機,面臨新時代挑戰,不管產業界或學界應該掌握這一契機,並且注意後面追兵。台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專門委員江振瑋引述台經院研究報告,受調查的台灣企業中擁有數位化的企業才23%,因此,數位化或智慧製造的潛在商機將高達80%。

資誠企管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劉鏡清指出,台灣許多企業常有錯誤的觀念,認為工業4.0是生產自動化或智慧化,其實不然。工業4.0是從銷售端出發,到研發、生產、供應鏈的全智慧化轉型,許多台灣企業現在除了觀念的問題外,對外界的競爭與壓力也了解得太少。他解釋,工業4.0是手段,不是目的,要認清企業真正的目的是追求營收、效率與降低成本,以企業現今的競爭環境觀察,會發現銷售將影響設計,而設計影響製造,這才是逼供應商需要轉型「工業4.0」,需要做到垂直與數位整合。

劉鏡清強調,無論是創新、數位化轉型或是管理,都必須要由市場驅動。市場和科技不斷在變化、進步,台灣企業必須放下做產品的思維,從以客戶為中心、創造解決方案的角度來提升競爭力,而解決方案必然會來自不同產業領域的跨界合作,且發展的目標應該思考跳脫供應鏈,改為進入全球創新的價值網絡。

至於台灣製造業如何執行工業4.0,劉鏡清建議,工業4.0的目標與執行的方法,對每個公司來說皆不相同,重要的是擬定適合公司的目標成熟度。未來3至5年所需的能力、客戶與競爭情況、企業投資的意願等議題,皆須被評估與確定。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副執行祕書長葉哲良教授也提醒企業,不要讓不對流的資訊鏈成為被淘汰的關鍵,他說,過去台灣企業以不對流的資訊保有自己價值地位,然而,在數位化時代,這項優勢將成為企業競爭障礙,企業會因為拒絕打通資訊鏈而降低了「被置換價值」,成為最容易被客戶換掉的供應商。葉哲良教授建議企業應該盡量提高「被置換價值」,就不會落入價格競爭市場。

(工商時報)

原文網址: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80115000240-260204

 

地址: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-8號
電話:(02)2586-5000、傳真:(02)2586-8855
Copyright ©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.